吉林大学举行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座谈会

发布日期:2021-12-07 浏览量:

为不断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推动学习贯彻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党史学习教育转化为立德树人实效,推进“我为师生办实事”在学生工作中走深走实,落实好中央巡视整改任务。122日上午,吉林大学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座谈会在中心校区鼎新楼会议室举行。校长张希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由党委常委、副校长王玉柱主持。

张希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到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辅导员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是学校开展学生思政教育和日常管理的重要力量,为助力学生成长成才做出了重要贡献。

张希指出,辅导员从事学生思政教育和日常管理,肩负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教育使命,兼具干部与教师的双重身份,既是思政教育的工作骨干,也是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作为管理干部,首先要讲政治,要第一时间走进学生,了解学生诉求,反映真实情况;日常工作中,要随时关注学生思想动态,及时发现,正确引导。作为教师,辅导员应严格遵守教师职业准则,与学生平等交流,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与行为能力;要讲究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避免“灌输式、填鸭式”的教育;要遵循教育规律,包容学生的差异性,欣赏学生的多样性,善于发掘学生的闪光点,帮助学生培养志趣、激发潜能;要根据国家人才需求变化,客观看待学生的专业和就业选择,引导学生到感兴趣的专业和领域学习工作。辅导员要将自主学习与集中学习相结合,定期学习与常态交流相结合,不断提高政治素质,掌握学生工作规律。

张希强调,学校要持续完善兼职辅导员和班主任制度。一方面,可以选择学有余力的优秀博士研究生担任兼职辅导员,以朋辈姿态与学生交流,发挥榜样作用,与专职辅导员组成学生工作团队,互相取长补短;另一方面,促进专职辅导员与班主任间的交流合作,在推动学风和班风建设、开展心理和学业辅导等方面各有侧重,协同配合。教师要以身示范,树立科学评价理念,引导学生践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通过科学评审使奖励惠及更多学生,充分发挥“奖”与“励”的作用。当前,全校广大教职员工,要从自身做起,从本职岗位做起,学习贯彻落实好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引领青年学生立志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座谈会上,来自不同学部学院的本科生及研究生辅导员、学生心理健康指导教师、专业教师代表围绕学生思想引领、心理健康、专业认同、就业指导、民族预科教育、研究生思政教育特点等分享体会与建议,与会人员围绕进一步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工作交流研讨。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科生辅导员李超结合涉农学科学生特点,分享了在培养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学院认同和专业引领,推动专业教育、管理理念、培养模式贴近实际的路径和方法。

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本科生辅导员李洋介绍了学院围绕学生入学教育的有利契机,坚持线上线下结合,整合校内校外资源,专业教师与学工队伍协同配合,分阶段开展新生入学教育的情况。

生命科学学院本科生辅导员刘柏岩分享了将思政教育与学科专业相结合,与班主任、朋辈工作相结合,与学生网络需求相结合,引导学生成长成才的工作思考及体会。

化学学院研究生辅导员李卉介绍了学院搭建平台,全面提升导师育人能力,优化导学关系,针对学科特点,深化产教融合,为学生打基础、把方向开展就业指导的工作及思考。

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白仲琪对在育人理念完善、心理学科发展、学生心理需求变化的时代背景下,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发生发展的规律做解读,并就开展相关数据研究提出建议。

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关树文结合多年的专业课教学、研究生指导及学生科技竞赛带队经验,从专业教师视角介绍了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学生辅导员携手教育引导学生的工作体会。

校长办公室、党委学生工作部、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与服务中心、学生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团委等相关部门、单位负责人参加座谈。